有风来丨“85后”博导变身中国航天员,我也可以吗? 世界实时

潮新闻 见习记者 涂佳煜

宇航员在太空中漂浮,图片源于视觉中国

在美剧《生活大爆炸》中,麻省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师霍华德(Howard)被NASA选中,到国际空间站里去太空安装他亲手设计的“太空马桶”。霍华德是个身高一米六,经常食物过敏的小个子,空间站的封闭环境把他彻底逼疯了,甚至开始拜托媳妇儿造一个火箭去把自己接回来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搞怪的霍华德一定不是个非常“合格”的宇航员,不过,他的故事倒不完全出于虚构——没有任何航天背景的科学家,也能上空间站吗?答案其实是肯定的。

今天上午,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升空。引人瞩目的“神十六”飞行乘组第一次集齐了三个类型的航天员:四上太空的景海鹏担任指令长、航天驾驶员,朱杨柱是飞行工程师,桂海潮是载荷专家。

航天员景海鹏(中)、朱杨柱(右)、桂海潮,图片源于新华社

除了景海鹏出身空军飞行员部队外,朱杨柱虽然是军人出身,却没有飞行员背景,而戴着眼镜、斯斯文文的桂海潮,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。

载荷专家登场中国空间站,我们离普通人进入太空的梦想越来越近了吗?

我们来说说航天员“身份进化”的那些历史。

01

1950s:必须是飞行员

什么样的人最适合成为航天员?在人类刚刚开始谋划把自己送上太空的时候,这个问题,其实也没有个确切的答案。

1958年,美国国家航天局(NASA)成立,随即开启了代号“水星”的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。当时,关于怎样制定航天员的选拔标准,一时众说纷纭,难以定论。

有人呼吁,应当向社会广泛征集志愿者。有独立咨询机构向NASA建议,从赛车手、登山者、水肺潜水员、特技演员等危险的职业中挑选人手。伦道夫空军基地航空医学学院有一篇研究报告指出,“有经验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”最符合航天员所需的基本素质,但报告同时又认为,心理上的胜任比生理因素更加关键。

后来,在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强势介入下,标准才固定了下来,一共是七项:

“有自然科学或工程方面的学位、毕业于军事飞行员学校、有1500小时以上的飞行经验且是熟练的喷气式飞机驾驶员、40岁以下、身高不超过180厘米、身体状况极佳、具备生命科学委员会规定的心理素质。”


正在执行训练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,图片源于视觉中国

几乎差不多时间,与美国激烈开展太空竞赛的前苏联,将飞行员身份规定为参与航天员选拔的必须。

前苏联第一艘宇宙飞船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曾说:

“歼击机飞行员最适合做这件事,他们是全能专家,既是飞行员,也是领航员,同时也是通信员和随船工程师。作为一名军官,他具有必备的品德意志,军人还具有专注、纪律性和对既定目标顽强追求的精神。”

前苏联航天员的首次选拔审查了3461份35岁以下的空军歼击机飞行员的申请资料,从中挑选出20人,其中,尤里·阿列克谢耶维奇·加加林在1961年抢先美国一步,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。

载人航天发展初期,中国1998年选拔出的第一批、2010年选拔出的第二批航天员,也均来自空军现役飞行员。

我国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就是飞行员出身,图片源于新华社

02

1960s:科学家登场

对航天员要求的“放宽”,和各国对太空科学探索的需求基本是同步的。

水星计划的目的仅是把人安全地送入轨道并回收,到了阿波罗计划,美国人还要在月面上进行考察。

艾森豪威尔主张的选拔标准在科学界开始受到诟病。于是在他卸任后,1965年,NASA首次依据“候选人的科研和学术能力”挑选了一批“科学家航天员”,6个人里,有两位医生、两位工程师、一位物理学家、一位地质学家,其中只有两位曾经是飞行员。

在那次选拔过程中,戴眼镜的科学家还没有今天的桂海潮那么幸运,有大约200个候选人因为近视原因直接被“表刷”。

仅仅6个月后,NASA又发布了一份新的招募“科学家航天员”公告,目的是支持即将到来的“阿波罗应用计划”。这个计划发展到后来,有了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——天空实验室(Skylab),美国第一个空间站。

70至80年代是人类空间站事业的起步时期。前苏联1971年至1982年期间一共发射了7座“礼炮号”空间站,之后还有了多模块空间站“和平号”。更多的“研究航天员”来到和平号上工作,开展了千余项生命科学研究、材料科学、地球观测等方面的实验。

阿波罗计划中断后,美国1981年开始发展可重复利用的太空运输系统“航天飞机”(Space Shuttle),它曾22次搭载欧洲航天局(ESA)开发的空间实验模块(Spacelab)上天。1983年,在他们的首次携手亮相中,“载荷专家”作为一个全新类型的航天员登上了历史舞台,三种类型的航天员——航天驾驶员、载荷专家、任务专家得到了NASA的确认。

NASA选出的第一批“科学家宇航员”,图片源于Spaceline网站

欧空局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乌尔夫·迈尔伯德(Ulf Merbold),就是一名载荷专家:他是一名物理学家。

据NASA的资料介绍,这一时期的“载荷专家”和此前的“科学家航天员”有所不同,他们只负责做实验,而不需要熟悉飞船的驾驶和工程维护上的操作。也就是说,载荷专家不用像飞行员和任务专家一样,成为一名“职业宇航员”。

相比之下,神舟十六号三位宇航员的职责是“各有侧重,互为备份”。

比如桂海潮接受了8大类、200余项科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,和航天驾驶员、航天工程师是完全一样的,如果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,他有能力立刻接手其他两位战友工作。这和国际上所说的“载荷专家”其实还有些许不同。

桂海潮在进行水下训练,图片源于新华社

03

1990s:“平民”初露头角

90年代,平民航天员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太空中。

“和平号”迎接过多个国家的首个航天员,他们中许多人的身份就十分趋于“平民化”:1991年第一个英国航天员海伦·沙曼,原来是一家糖果公司的巧克力工艺师,1990年第一位进入太空的日本人秋山丰宽,是日本TBS电视台的一名记者。

秋山丰宽又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位由商业赞助的个人太空旅行者,据说,当年TBS为此向苏联宇航局支付了千万美元的酬金。

2001年至2009年期间,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共培训了20名非职业航天员,他们中大部分是商人,也有整形外科医生、音乐家、演员,其中10人搭乘“联盟”飞船参加国际空间站飞行,成为了一名“太空游客”。

最近几年,一些航空航天领域的商业公司,比如维珍银河(Virgin Galactic)、蓝色起源(Blue Origin)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(SpaceX),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太空旅行项目。

SpaceX公司旗下火箭搭载4名“全素人宇航员”升空,图为发射前乘组进行排练,图片源于CNN

所以,想要上太空,砸钱,是一种“捷径”。

如果是老老实实地参与航天员选拔项目(拿工资的那种),那势必要经历万里挑一的过程。

2020年NASA发布的选拔项目在全美收到了超过12000份简历,ESA在2021年发布的选拔项目在全欧洲的报名人数超过了23000人。

目前,NASA对航天员申请者的要求是:美国公民,拥有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数学等相关领域专业的硕士学位,获得学位后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或者有1000小时以上的喷气式飞机飞行经验,能够通过体检。

2022年10月,中国启动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,共选拔12-14人。其中对2名左右载荷专家的要求是,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,并在相关行业从业不少于3年,年龄在30岁-45岁,男性身高须在162-175厘米,女性身高须在160-175厘米。

一个好消息是,航天员选拔对身体要求的限制已经没有以往那么严苛。比如轻度近视也可以参加选拔,再比如,残障人士也可以拥有进入太空的机会。

ESA选拔的第一位残疾人宇航员John McFall,图片源于Nationalworld网站

2022年11月,41岁的英国短跑运动员、右腿截肢的约翰·麦克福尔被ESA选为下一代航天员候选人,他有望成为第一个进入空间站的残障人士。

未来的太空,会向更多人展开怀抱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关键词:

    为你推荐

    华夏基金旗下500成长ETF正式上市 发行规模2.54亿元

    2022年8月5日,1只新ETF正式上市,为华夏基金旗下的500成长ETF(159620),发行规模2 54亿元,截至13:20,500成长ETF上涨0 3%,成交额1 17亿

    来源:资本邦 22-08-05

    广西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总投资2096亿元!

    7月7日,记者从自治区投资促进局获悉,我区以项目开工为抓手,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导向,截至6月底,全区二季度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

    来源:广西日报 22-07-08

    协鑫新能源:拟9037.98万元出售7座光伏电站

    3月16日,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,公司间接附属苏州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开发(作为卖方)、江苏和盛(作为买方)于2022年3月16日与该等目标公司

    来源:国际能源网 22-03-18

    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+储能发电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

    3月16日,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+储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。中标候选人第1名: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

    来源:国际能源网 22-03-18

    因地制宜利用光伏 四川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

    3月14日,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发布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,方案指出,到2025年,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、工业企业、公共机构

    来源:国际能源网 22-03-18
    返回顶部